【gate什么意思】狂跌很心慌,比特币避险属性真的消失了吗?
今天主要想和大家聊一聊,这波狂跌之后引发的争议(关于“避险属性”的争议),分析一下,比特币避险属性到底还在不在。
一、比特币是怎么成为“避险工具”的?
金融市场能够带给投资者丰厚的回报,但是金融市场极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冲击,比如:自然灾害、战乱、恐袭,这些天灾人祸都会对金融市场产生很大的冲击,这就使得金融市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金融投资中,投资者都希望能够找到一种价值稳定、共识度高的“避险工具”保证自己的资产不会因为受到天灾人祸的影响而贬值缩水,最大程度上降低资产损失。千百年来,黄金一直充当着这样一种”避险工具“,当纸币出现危机的时候,黄金就会表现出强大的避险保值功能。
继实物黄金之后,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2009年,一个叫中本聪的人,建立了一套体系——比特币,这套数字货币不依赖于中央银行,不依赖于中心化金融机构,而是依赖于代码、密码等技术手段来实现产生和流通。经过了10年的发展,比特币的市场接受度逐渐提高,甚至演变为一种用于避险、获利的新型投资方式受到追捧。
但其实,比特币本质上它只是一种技术上的创新,属于技术上的进步,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货币领域的“民主实验”,刚开始没有什么价值,也不具备投资属性,更别提成为“避险工具”了,这在一开始1万比特币只能兑换两个披萨的时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那么,比特币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极客游戏”,在短短10年间就演变成一种新型避险投资工具呢?事情还要追溯到2013年的“塞浦路斯”事件:
2013年4月,塞浦路斯政府为了获得欧盟100亿欧元的紧急援助贷款,宣布向塞浦路斯本国银行有存款的民众征收存款税,存款10万欧元的存款税率高达9.9%,低于10万欧元存款的税率也达到6.75%。一时间,塞浦路斯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度大大降低,还引发了连锁反应,各国民众人人自危,因为担心资产被出其不意的政策“吞噬”,而纷纷选择将银行存款兑现,转向投资“无政府主义”的比特币。“塞浦路斯事件”由此成为比特币第一轮牛市的导火索,比特币不仅迎来了更大的投资体量,还赢得了更大范围的价值认同。
二、为什么选择比特币,而不选择黄金?
可能有人会问,在遭遇纸币危机、天灾人祸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共识度更高、历史更悠久的黄金,却选择比特币呢?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比起黄金,比特币的收益更大。资本都是逐利的,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比起黄金相对稳定的收益,比特币的收益更大,涨幅更大,比特币由此成为投资者青睐的新型投资方式,毕竟赚快钱的吸引力非常大,很多人都无法抵御这种诱惑。长期来看,比特币在十年之内上涨2000万倍,单从这个涨幅数值来看,比特币确实不仅像黄金那样具备储存价值,而且还比黄金的收益要高的多得多。
而且,就比特币本身来讲,它和黄金的优势非常相似。黄金有什么优势?首先,就黄金本身来讲,黄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属性和稳定的化学性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储量少,开采难度高,物以稀为贵,具有很强的稀缺性。其次,黄金是“硬通货”,国际认可度高,流通范围非常广,能够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比如美元、日元、欧元),当本国因为天灾人祸而货币贬值的时候,囤积黄金基本上能够“全身而退”。
比特币同样具备黄金的“物以稀为贵”和“强大的国际流通性”。比特币总量恒定2100万,大概每四年减半,具有“物以稀为贵”的稀缺性。另外,比特币是点对点的交易传输,不受各类机构干预,能够在全世界流通,你可以把你的比特币发送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再加上比起黄金,比特币的收益更高,涨幅更大,出于逐利心理,当然选择投资比特币咯!
另外,选择比特币,而不选择黄金,和“炒作”也有一定的关系。媒体大肆渲染比特币暴利,投资者无不为之心动。“炒作”某种意义上说,可能是出于“阴谋论”。黄金的历史太悠久了,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国家等各方金融机构的管制,想要掌控它基本上不太可能。但是比特币不同,比特币是一种新型资产,谁入场早,谁持有更多价值的币,谁就是“庄家”。早期手里有大量比特币的玩家,借着当年“塞浦路斯”事件这个东风,狠狠炒作一把比特币,让更多散户投资者入场,拉高再去出货,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其实,大多数人投资比特币,是希望能够借助比特币来赚一笔“快钱”。但是,赚快钱意味着要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会被无限放大,看一看比特币时不时来一场“过山车”行情就知道了!而且比特币的价值目前并没有像黄金一样得到全世界的认可,还面临着严峻的监管考验,更主要的是,比特币的价格非常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尽管黄金市场也会受到外在因素影响,但是并不会像比特币这样反应巨大。换句话讲,就算黄金市场受到什么不良影响,它不会跳水特别严重,因为毕竟黄金的背后有国家背书;但是比特币不同,一旦受到外在因素的不良影响,价格就会断崖式暴跌。也就是说,对于比特币来讲,如果是利好消息(比如政策友好),那就是皆大欢喜;但是如果是利空消息(比如国家禁止),那么价格就会跳水非常严重,对投资者造成致命的打击。
三、狂跌之下,比特币还能作为“避险工具”吗?
近日,美国监管机构宣布对数字货币领域加强监管,引起了恐慌,再加上特朗普宣布缓和中美贸易战,这些因素使得很多投资者选择抛售比特币,转向更加完善的股票投资领域,这就使得近日比特币的价格一路走低,在今天上午(8月15日)终于跌破1万美金,日跌幅最高达到8%。比特币跌,其他数字货币肯定也是不能幸免的,就连近日非常强劲的平台币,也没有继续稳住。这样的行情引发人民的猜忌:狂跌之下,比特币到底还能作为“避险工具”吗?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拿普遍认可的黄金、国债等“避险工具”做一下比较。
首先,与实物黄金相比,尽管实物黄金的稀缺性、国际认可度非常高,但是实物黄金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运输和携带并不是很便利,而且黄金虽然成分稳定,但遇到一些特殊的天灾人祸,也无法招架:你拿着一行李箱的黄金去过边检,肯定会被拦下调查;你把黄金放在本国银行,一旦国家战乱,银行被炸了,或者突然地震,银行被毁了,后果都不堪设想......而比特币是数字货币,不依赖于实物,而是依赖于代码,根本不存在携带和运输的问题,也不存在被天灾毁掉的问题(当然它可能被“人祸”毁掉,比如黑客攻击),这些都是比特币之于黄金的优势。
然后是与国债相比较。国债以国家为信用背书的,很多人认为,国债才是最靠谱的“避险工具”。但是,国债对于国家主权的依赖性特别高,对于中国、美国这种强大稳定的国家来讲,国债的信誉度高,基本没什么问题;但是对于一些政局动荡的国家来讲呢?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像伊朗、土耳其这种政局不稳定的国家公民对比特币投资和挖坑的热情会那么高。比特币借助于互联网,它是无国界、无主权的,它还能无障碍流通,这些都是国债所不具备的特性。
因此,理论上讲,比特币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避险工具”。特别是对于我们现在处于的大环境来讲,地缘政治危机升级,持有纸币、股票、国债等资产的风险上升,为了应对市场随时可能出现的崩盘风险,选择比特币作为“避险工具”未尝不可。引用华尔街数据分析:目前看比特币和流行金融工具没有任何相关性。它和美股,a股,债市,黄金,都没有相关性,是极为难得的一种资产配置品种。
四、比特币作为“避险工具”必须面临的挑战
理论如此,但是比特币作为新型“避险工具”也面临很多挑战:
(一)共识因素
“比特币是避险工具”这件事情能不能达到共识?在小编看来,共识因素甚至大于政策因素。因为比特币是“去中心化”的,比特币的数据是由全球互联网上成千上万的网络节点共同记录维护的,没有人能够擅自篡改其中的数据,也没有国家和机构能够操控它。所以,就算国家禁止它,但是如果民众认可它,那么它终归会有流通交易的场景:
想当初,比特币在“正规交易渠道”里寂寂无名,你去商店说我可以拿一个比特币买台电脑吗,恐怕售货员会无情地给你“请”出去。但是暗网认可它,比特币在暗网上的共识度很高,暗网早先只接受比特币支付,而不接受法币......商店里不接受比特币,暗网接受比特币,说白了都是共识的作用;黄金、国债这些资产是稳健的避险工具,说白了也是共识的作用。
(二)政策因素
尽管权力机构是禁止不了比特币的,但是政策因素依旧会对产生很大的影响:当年德国等国家率先承认比特币,比特币一时间价格暴涨;而我国“九四事件”对比特币甚至整个数字货币的“毁灭性”打击,也是有目共睹的。另外,政策因素必将带来“舆论导向”,而舆论导向基本上都是两极化非常严重、非黑即白的,要么好,要么不好,这对比特币的影响也会非常大:
如果权威媒体高唱比特币有多好,不断科普大家如何投资比特币,最后连你年迈的父母都会操作比特币买卖了,那么这个时候,你买不买?不过需要说明的时候,政策因素一定建立在国家利益之上,如果损害了国家利益,那么就是相反的结局,比特币也就沦为外行人口中的“骗子和传销”。
(三)“竞争对手”因素
目前各国央行都在积极布局数字货币,比特币能不能打赢央行数字货币这种“正规军”还未可知;
(四)比特币本身的价值因素
最后,回归到比特币价值本身,目前比特币的价格依旧存在很大的泡沫,炒作价值大于实际价值使得它的价格波动极不稳定。如果比特币真的要作为一种“避险工具”,那么价格稳定这个条件必不可少。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多积累一些投资理财的知识,多多关注行业信息,积极研读人民银行、公安机关等权威机构发布的官方消息,在面对“比特币”这一新事物的时候,不会上错车,也不会上不去车。
来源:okex情报局
- 免责声明
-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